博星优配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风水轮流转,中印之间的关系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即将恢复合作的时候了,而这次双方合作的契机,还是跟美国离不开关系。
最近的印度在美国关税战之下并不好过,结果就是找帮手找来找去又找上了中国,最近几次的会议全都参加,虽然会议上的行动还是不做好,但也足够中国跟印度恢复合作了。
俄罗斯那边也牵头搭线的,想要三国一起合作抵抗西方的制裁。
关税大棒下的急转弯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下,莫迪一夜之间变了个人。
印度新德里总理府内,一场秘密会议持续到深夜。石油部长辛格·普里刚结束与阿联酋能源巨头的视频通话,外交部的简报文件已堆满莫迪的办公桌。
三天前,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北京伸出右手,与中国外长王毅紧紧相握:“印中是发展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这份宣言删除了所有“实控线”争议表述,强调避免分歧变争端。
苏杰生前脚刚离开中国,莫迪政府就放话:不排除重启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西方智库一片哗然,惊呼“印度叛变了”。
7月15日,印度外长苏杰生踏上中国土地,这是五年来印度外长首次访华。与2019年访华时高调要求“中国先撤军”不同,这次他主动向中方示好。
苏杰生刚离开北京,莫迪政府就释放重磅信号——愿意重启搁浅多年的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这一急转弯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砸向印度的两记重拳。
第一拳直击印度经济命脉,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威胁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2024年印度净外商投资已暴跌至3.5亿美元,创15年新低,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濒临崩盘。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密报指出,只有中国产业链能激活印度制造业。
第二拳打在印度能源动脉,特朗普威胁对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这对每天进口175万桶俄油的印度无异于灭顶之灾——俄油占印度进口总量的35%,每年为印度节省超100亿美元。
博星优配
“美国搞双重标准!”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斯瓦尔怒斥。当美欧继续通过印度精炼油间接购买俄油时,却要求印度切断俄油进口。印度民间愤懑情绪沸腾:“凭什么我们要替西方的战争买单?”
莫迪的急转弯既是求生本能,也是精明算计。就在苏杰生结束访华当天,印度商务部解冻了搁置三年的中资光伏项目审批。重启中俄印机制,成了莫迪对抗美国压力的战略筹码。
能源困局与技术锁死
面对美国“50天内切断俄油”的最后通牒,印度石油部长普里亮出底牌:阿联酋、伊拉克、伊朗和俄罗斯的“四国采购方案”。表面宣称减少对俄依赖,实则暗藏玄机。
印度炼油厂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改造设备,专门适配俄罗斯中高硫重质原油。突然换成中东轻质原油,要么炼化率大幅下降,要么就得大规模改造设备。
信实工业等巨头透露,每月改造费用高达1.5亿美元,这还不算停产损失。
技术锁死像一副“金手铐”,让印度在能源困局中动弹不得。莫迪政府表面强硬,暗地则“暗度陈仓”:将俄油混入阿联酋原油报关,规避美元结算追踪;预付30亿美元定金挤占伊朗石油份额向美国表“忠心”;又通过“清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运走廊,将运输成本直降15%
但致命的是运输命脉——40%进口原油必经霍尔木兹海峡,若遭封锁,印度战略石油储备只够90天消费。
“保障人民能源需求是首要任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顶回美国威胁。与此同时,莫迪政府紧急批准中国石化改造印度炼油厂,将俄油硫含量降至欧盟制裁标准以下。当技术难题遇上政治博弈,印度的“轻松应对”更像是走投无路的权宜之计。
三边棋局与莫迪的抉择
7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突然透露:俄方正与中印就恢复三方机制谈判。不到24小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蓝厅回应:“中俄印合作不仅符合三国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全球和平、安全、稳定与进步。”
中俄的积极态度背后藏着不同考量,对普京而言,“中俄印大三角”是破解西方绞杀的王牌。俄乌冲突持续胶着,西方制裁已达1.2万项,俄急需构建“经济铁三角”抵御制裁。
而中国更看重机制对中印关系的修复作用。外交部表态强调“保持沟通”,而非“立即重启”,被外界解读为对俄方急切姿态的婉拒。
巴基斯坦学者穆罕默德·穆拉德7月24日发文点破关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推动中俄印三边机制重启。”美国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斯科特更直白发问:“特朗普是否加速了龙象共舞?”他自己给出肯定答案:“如果非要感谢一个人加速推动这一局面,那就是唐纳德·特朗普。”
莫迪放宽中国投资限制、恢复直航、解禁中国App,还用布拉莫斯导弹技术换中国北斗导航芯片,甚至俄印贸易改用人民币结算比例升至65%,一切都是在向中国示好。
7月20日,特朗普私人律师朱利安尼突访新德里,甩出最后通牒:8月1日前切断中俄石油贸易,否则关税翻倍。美方抛出诱饵——若印度配合围堵中国半导体,将转移30%特斯拉订单给印度。
但莫迪不敢答应,刚刚与中国恢复到一定程度的关系,不能因此而断裂。当四国油轮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莫迪赌上的不仅是普京的友谊,更是印度国运的生死转圜。
莫迪的看上去是遇到了“大运”,实则是危机中的豪赌。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向175万桶俄油进口时,印度炼油厂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俄油专用设备已成烫手山芋。
一边是美方“50天断油”通牒,一边是俄罗斯急推的中俄印三方机制,莫迪在天津外长会议后突然转向“发展伙伴”的定位,背后是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的秘密结论:唯有中国产业链能救活“印度制造”。
四国油轮正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印度石油部长宣称已准备好“阿联酋、伊拉克、伊朗、俄罗斯”替代方案。
而克里姆林宫视频会议上,中俄印领导人时隔六年再次同框。这场被拉夫罗夫称为“打破西方孤立”的行动,能否成为多极世界成型的拐点?当石油管道变成大国博弈的输血管,莫迪的走钢丝表演才刚拉开帷幕。
重磅!印度拟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特朗普:将向多国发函!欧盟、日本、韩国强硬表态——每日经济新闻
以中俄印三方合作促“南方强音”更响亮——环球时报
博星优配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