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姚欣然)手汗多要挂胸外科或者皮肤科查查是不是手汗症掌上策略,经常头晕目眩要去耳鼻喉科排查耳石症,后脑勺疼还手麻可能是颈椎病……这些五花八门的病症常常让患者跑错科室耽误治疗。治好病首先要找对科室,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的第一步就犯了难。
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项就特别提到“特色门诊名称应当真实、准确、简洁、清晰地反映专科特色和诊疗范围”。其实这也是现如今各医院开设门诊的趋势——以“症状”为导向和归类,患者通过具体症状选择要去的门诊,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专家来解决。
图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在门诊为患者看诊掌上策略。受访者供图
“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神经外科的医生也治疗脊柱类疾病。以前患者挂号,一般是先找到科室,看看专家们都擅长哪些疾病,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判断挂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分享了他们在“让患者少走弯路”方面的巧思和举措,“为了让患者更便捷、精准地找到我们,我们专门开设了神经脊柱脊髓专科门诊,在此基础上还会根据不同症状开设一些专病门诊,让患者看到门诊名字时就大概知道治疗疾病的范围。”
记者登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预约挂号平台,患者可以轻松找到各类专科门诊,以吴浩主任所在的神经外科为例,就开设了不少针对医院重点科室、特色医疗开设的门诊,比如脊柱脊髓专科门诊、脊髓损伤专科门诊、脊髓空洞门诊等一系列专病门诊。
以北京为例,各大三甲医院在门诊便民举措,尤其是专病门诊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了节约患者等候时间,在今年5月开设了检验门诊,在现场门诊的基础上,患者登录检验科互联网门诊,在家就可以完成检验申请、结果快查、报告解读等服务。此外,北京协和医院还开设外科伤口门诊、垂体联合门诊等。
专病门诊方便了患者就医,但在其发展初期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病门诊设置过多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一位专家有时需在所属医院承担两三个专病门诊的出诊任务,导致出诊时间安排冲突。吴浩主任介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不少医院都开设了辐射病症范围更广的专科门诊,且都是实际需求量比较大的类型,如脊髓脊柱门诊等。”在此基础上,医院还开设了不少以专家名字命名的医疗团队,比如“吴浩脊柱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团队”掌上策略,以分级诊疗的形式,既充分利用了专家资源,又让患者得到更便捷精准的医疗服务。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