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股门在线,俄方就将战略目光对准了远东。近些年来,俄总理米舒斯京每年都会赴远东和西伯利亚展开工作视察,而阿穆尔州今年就被安排成了巡查的第一站。
在抵达阿穆尔州之后,米舒斯京主要视察了当地的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该口岸与我国的黑河公路口岸,是依托中俄跨境公路大桥连接的重要边境通道。
(米舒斯京视察口岸)
在2022年6月时,中俄正式开通这一货运通道,到去年年底,旅客运输也正式开通,每天双方各四班。
但目前,俄方卡尼库尔干常设口岸的海关。物流枢纽以及配套设施仍在建设当中,所以仅能通过临时模块设施来提供基础的通关服务。在这种临时方案下,中俄口岸每天只能通行约190辆货车,与常设口岸设计的通行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再加上俄方一边缺乏智能查验系统,所以高峰期总是会出现拥堵状况,部分货物也需要人工查验,耗时非常长。
按照俄方规划,其计划是在今年完成常设口岸的建设的,届时通行能力将会提升3.5倍,每日通行车辆也能达到860余辆次。在此次巡查过程中,米舒斯京也当场下发指令,要求必须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建设,尽力抓住目前积极发展的势头。
其实,这一口岸之所以现在还在用临时方案,完全是俄方战略误判导致的。
自彼得大帝时代,俄方便形成了“欧洲中心主义”传统,远东地区更多地被视为是资源仓库,而不是战略支点。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出现后,俄方虽然推出了“远东超前发展区”的政策股门在线,但到2022年的时候,远东的GDP仍只有全俄的4.7%,物流、制造业等配套设施投入不足15%,可以说远东完全没有被重视起来。
并且在2017年到2021年期间,中国为振兴东北推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冰上丝绸之路”等倡议,俄方本可以通过参与来获得技术、资金和市场,但俄方当时秉持着所谓“资源换技术”的零和思维,导致合作项目落地率不足三成,错失了发展机会。
直到这次冲突爆发后,俄方才真正看清了美西方的不靠谱,仓促重启远东发展策略,这就出现了物流运输跟不上,基础设施不匹配的情况。
(中俄口岸建设)
在这种背景下,俄方也非常清楚,战略机遇往往伴随窗口期的不可逆性,若是自己无法在今年完成远东物流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其在中俄合作中的议价权将进一步下降,甚至可能在北极开发、数字贸易等新兴领域被边缘化。所以抓紧时间修建,俄方就是要防止当年的战略错误再次出现。
此外,俄方之所以着急推进这一项目,也存在其他一些原因。
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就遭受着西方的严厉制裁,俄欧贸易额骤降四成,而中俄贸易额从1900亿美元飙升至2400亿美元,其中通过远东口岸的货运量占中俄陆路贸易的35%。
其中卡尼库尔干口岸作为配套设施,是中俄界江黑龙江上唯一的公路跨境通道,承担着黑龙江省与俄阿穆尔州七成以上的公路货运。但临时方案下日均190辆货车的通行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今年上半年同比147%的货运增长需求,拥堵导致每车通关时间长达5小时,成为了中俄贸易的“卡脖子”环节。
而反观中方一侧的黑河口岸,已实现智能化通关。在这次巡查中,米舒斯京也表示,如果卡尼库尔干再延迟,中国的货物可能转向蒙古或哈萨克斯坦口岸。所以为了避免成为中俄互联互通的短板,俄方必须尽快推进这一项目完成。
再者,远东地区长期面临的人口流失与经济空心化危机,也倒逼联邦政府通过口岸建设打破困局。数据显示,2010至2024年间,远东地区人口净流出达120万,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进一步下降,而卡尼库尔干口岸所在的阿穆尔州,近五年GDP年均增速远低于全俄平均水平。口岸建成后,配套的物流枢纽、加工园区将创造至少5000个本地就业岗位,吸引外流人口回流。到时候仅木材加工、跨境电商等关联产业就能带动阿穆尔州居民收入增长,这对缓解远东社会矛盾、稳定地方治理至关重要。
(俄罗斯远东海关)
最后,口岸建设更是俄罗斯撬动北极开发的战略杠杆。卡尼库尔干口岸与黑瞎子岛口岸形成的黄金通道,未来可通过俄远东铁路网连接北极航道沿线港口,使中国货物经北极航道至欧洲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
俄方所希望的是借助这一通道,将远东打造为北极航道的东亚起点,从而在与挪威、加拿大的北极资源争夺中占据主动。
可以说,卡尼库尔干口岸的推进速度,已不仅是一个基建项目的工期问题,更是俄罗斯能否在大国博弈中守住远东战略支点、巩固中俄合作“压舱石”地位的关键所在。每延迟一天,俄方面临的机遇成本与竞争压力就会增加一分股门在线,这也让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充满了战略层面的紧迫性。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